外贸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外贸干货 > 外贸业务员面对客户时的“一定要”和“千万别”!

外贸业务员面对客户时的“一定要”和“千万别”!

所属分类:外贸干货 发布时间:2025.04.30

做外贸,大多数时间都是花在跟客户的沟通上面。无论是潜在客户,还是正在洽谈合作的客户,亦或是已经合作过的客户,都少不了沟通和交流。

在这过程中,要想拿下订单,一定要学会“来事”,这是一门技术活。接下来就我们一起来看看,在外贸工作中,有哪些事一定要做、哪些事千万不要做。


01

面对客户  “一定要”


保持稳定和及时的沟通

据调查显示,80%的成单源自第3至11次的跟进,稳定、及时的沟通是加深客情关系的基础保障。沟通间隔太短会使客户厌烦,太长会使客户淡忘,绝大部分能谈成的单,它的沟通节奏是很有讲究的,如果是新进的客户,推荐的间隔是1天/1天/3天/5天/7天/15天,以此轮回,这样的频率可以让客户保持对你的认知而不会忘记。


给客户提供情绪价值

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,沟通有“真诚感”,能拿下80%的客户。因为客户不仅是买你的产品,还是买你的信任。比如,在邮件中加入一些问候、祝福、赞美、感谢等词语,电话沟通时用轻松、幽默的语气,视频沟通或者当面拜访时,多展示微笑、点头、眼神等肢体语言。这些都能让寄户觉得你量一个真诚和友好的人,可以做生意、做朋友。


情绪价值核心原则——

共情:认可客户压力

尊重节奏:用“供参考”替代催促

提供价值:分享行业信息或定制化服务而非单纯推销

保持专业:用“我们始终预留窗口”替代情感绑架

关键技巧:对沉默客户用“陈述事实+开放式提问”,既提醒存在感又留出回应空间。


始终与客户处于统一阵营

客户是友不是敌,客户一定是更愿意和懂他的那个人沟通交流,与客户处于统一阵营可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博得客户的好感,而这操作的关键在于要倾听客户的想法,认同客户需求,理解客户心情,在此基础上,客户才可能有兴趣了解产品并认同产品。双方相互认可表明供需对应,这时候再来谈成交就是顺水推舟的事了。


懂得准确分析客户的关注点

除了区分客户有没有成交意向之外,业务员还需要准确分析客户的关注点,这直接关系到客户会对哪一类产品感兴趣。例如模板式询价的客户需要尽可能全面的去给他报价,回答他的全部问题,并在回复过程中或者邮件最后抛出一些问题,吸引他回复;手打式询价的客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可以通过客户的第一封询价邮件来挖掘出客户的偏好。


02

面对客户  “千万别”


不要目的性太强

目的性太强的销售行为是不被倡导的,建议调整自己维持一颗平常心,从客户的角度出发,帮助客户解决其问题。即使没有被最终选择也无妨,稳定的情绪是品牌形象的另一种衍生,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客户的后期抉择。


不要忽视背调的重要性

做外贸的都知道,做好背调很重要,了解客户背景、实力、销售模式、行业痛点、采购周期、采购需求等等,挖出客户“老底”,才能对症下药,更快拿下订单。不懂得做市场调查、竞争对手调查、客户背景调查,直接影响成单率。


没有养成复查的习惯

粗心是外贸工作的大忌,无论是订单金额、数量、生产安排等都需要细心反复核对,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点小差错,都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


缺乏耐心

做外贸是一个“厚积薄发”的过程,产品知识、客户资源、开发经验等都需要长时间积累,才能在某一个节点爆发。在谈判过程中,细心留意客户care的关键点是产品质量、价格方面还是包装、运输方式、交货期或者付款方式等等。在沟通的过程中一一为客户耐心解答,打消客户的疑虑。这样有助于在谈判的时候抓住重点,有利于最终促成合作。


收到客户邮件不分析就回复

收到客户的邮件,不做深入分析,不研究客户痛点,马上就回复,这样反而容易让客户觉得不专业。响应迅速并不代表不经大脑,在回复之前,首先要对邮件内容进行分析,其中提到的内容,务必一个不落地回答,没有提到的一些基本信息,也可以结合情况适当体现。如果当天无法回复的,一定要回复客户“邮件收到,将在*小时内与您联系”,让客户知道我们的高效与严谨。


底牌别亮太早

如果在谈判中一开始就大幅让步,亮出自己的底牌,那么会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。在谈判之前,一般都会准备三个价格:高于理想价格的价格、理想价格、低于理想价格的价格。当谈判刚开始时,可以先对产品优势进行宣传,拿高于理想价格的价格表交给客户,看客户对这个价格的反应。如果客户不满意,根据这个价格跟客户进行价格商议,适当降低标准,将理想价格提出,看客户能否接受。理想价格通常就是本产品在市场上的正常价格,很多客户都会愿意接受。如果客户还是不愿意接受的话,可以再将最低价报给对方。


上一条:暂无
眼见为实 马上体验